一直以來,中國石化煙氣脫硫脫硝項目中的刀閘閥都采用進口產品,而今年首次國產化中標的三家企業中,我縣立信閥門集團就名列其中。
產品創新是優勢
今年2月份,立信受邀參加該項目的討論,隨后就立即投入到相關的研發過程中。30多人的研發團隊,三套研發方案的同步進行,經過多次模擬測試,終于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據該集團營銷副總潘道德介紹,立信研發的產品為全封閉設計,解決了進口刀閥的不足,活動閥座可以更換,并設計了獨有的結構,讓閥門的維護更加簡便,提高了使用壽命和環保性能;國產化后的成本遠遠低于進口產品,市場售價約為進口產品的50%……使用壽命更長、更環保、更實用、更實惠,讓立信在此次招投標中彰顯出刀閘閥龍頭企業的風范。
“此次中標,對于立信來說,是機遇與挑戰并存。如何不斷地完善產品,提升服務質量,讓立信的品牌優勢更加明顯,將是公司接下去必須把握的關鍵所在。”該集團董事長王啟耐說。
科技創新是生命
其實,此次中標并非偶然,而是其一直堅持科技創新,立足產品質量的理念所形成的必然結果。
無論是創業期,還是成熟和發展期,立信一直把品質和技術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生命線。從2005年有了技術專利后,9年的時間,該公司已擁有20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并于2007年取得國家特種設備制造許可(壓力管道)TS證書。集團系中石化供應商網絡成員單位,中國華電集團公司集團級供應商會員,中國化工裝備總公司定點生產企業單位,國家工程建設推薦產品單位等,其產品遠銷東南亞、中東、歐洲、南美、非洲等地,并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 “在以質興企的原則下,科技創新是企業發展的生命線和助推器。”王啟耐說,在目前集團技術開發的基礎上,立信將加大投入,引進人才,制訂發展規劃和計劃,爭取5-10年后成為國家級技術研發中心,擁有一批自己的知識產權,并依靠科技和規模優勢,打造最大限度的出口型閥門生產基地。記者 孫逢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