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為提升能源保障能力和促進綠色發展,會議決定,核準已列入規劃、條件成熟的福建漳州二期、廣東廉江一期核電項目。受此影響,核電概念15日盤中發力走高,長城電工、海鷗股份漲停,中核科技漲超7%,南風股份、佳電股份漲超6%,德固特、江蘇神通漲超5%。
機構表示,此次核電2個新項目、4臺機組的核準,使2022年內共有5個核電新項目共10臺機組核準,超出此前市場6-8臺的預期,加快了核電發展步伐,核電產業鏈相關公司將大幅受益。
國聯證券指出,在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積極有序發展核電”,這是自2017年來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用“積極”來提及核電。之后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確了核電在“碳中和”重要地位,尤其在《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兩份重要文件中,再次強調了“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在《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20)》中,給出了核電建設按照每年6-8臺持續穩步推進的目標,政策對核電的大力支持使得目標正在逐漸實現。
核電發展正在逐步加速,在走出2016-2018沒有新項目核準的冰封期后,2019-2021年分別實現了項目核準穩定增長,分別為2019年核準5臺機組(山東榮成示范電站、福建漳州一期、廣東太平嶺一期)、2020年9月核準4臺機組(海南昌江二期、浙江三澳一期)、2021年4月核準5臺機組(江蘇田灣四期、遼寧徐大堡二期、海南昌江小堆項目)。此次核準的福建漳州二期、廣東廉江一期2個核電項目分別屬于中國核電和國電投。其中福建漳州二期3、4號機組采用華龍一號,單臺機組額定電功率為1212MW。廣東廉江一期1、2號機組采用CAP1000壓水堆機組。疊加上半年核準的6臺(三門核電二期、海陽核電二期、陸豐核電三期),年內核準機組達10臺,創近年新高,顯示出積極發展核電精神得到全力貫徹。
2022年穩增長、新基建是最重要投資主線,國常會強調要“強化能源保供,未雨綢繆推進條件成熟、發展需要的能源項目建設”。核電憑借對投資巨大拉動作用,成為推動新基建重要抓手。單臺核電機組預計投資額200億左右,年內核準10臺機組可帶動產業鏈2000億投資規模,無論從投資帶動效應,還是對長期能源保供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加大核電領域投資存在極強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