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永嘉閥門企業經歷了近十年來形式最嚴峻的一年,訂單減少,優勢減弱,急需轉型。作為全國最大、最集中的泵閥產品生產基地,大家都在焦急地問——溫州閥門該如何走“新”路?針對這樣的一系列問題,8月18日上午,中國(永嘉)泵閥產業高端發展研討會在宣達集團召開,會議由中共永嘉縣委員會、永嘉縣人民政府、浙江省泵閥行業協會主辦,永嘉縣經濟商務和信息化局、永嘉縣科學技術局、宣達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承辦。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特別顧問、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主席團主席隋永濱、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副司長黃鸝、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張雨豹、中共永嘉縣委書記盛秋平、副縣長鄭煥東等出席會議并講話。與會的的很多企業家們希望一場頭腦風暴能給他們提供清晰的行業前景圖,讓企業從一系列困局中快速走出來。
現狀:近十年以來形勢最嚴峻的一年
永嘉縣泵閥產業經過40多年的發展,不僅發展成為永嘉縣第一大支柱產業,同時也是目前全國最大、最集中的泵閥產品生產基地。特別是近年來,永嘉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泵閥產業發展,相繼出臺了扶工興貿、總部經濟、企業上市、土地二次開發等系列優惠政策,積極推進“四換三名”和“三轉一市”,持續加大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有效促進了產業轉型提升。2012年,泵閥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47億元,同比增長9.8%;完成自營出口額2.79億美元,同比增長27.93%,成為溫州地區出口增速最快的產業。
但輝煌屬于過去。今年,永嘉閥門企業經歷了近十年來最嚴峻的一年,1至6月份,永嘉泵閥出口11011萬美元,同比增長-22.05%。另據人民銀行統計數據顯示,7月份,永嘉·中國泵閥綜合價格指數收于1005.00個點,相比上個月上升了0.45個點,相比去年年末上升了7.33個點。7月份,納入泵閥價格監測的泵閥產品總成交10907.56萬元,環比減少1256.53萬元。7月份企業價格指數上升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原材料購進價格有所上升,二是勞動力比較緊張,人工成本上升。
“閥門內銷這塊今年直線下降,主要是由于父母行業產能過剩,市場份額不斷下降!闭憬”瞄y行業協會會長黃勝豐表示。在他看來,在競爭日趨激烈、勞動力和物流等生產成本逐年攀升的環境下,溫州傳統的閥門行業面臨市場飽和、低價競爭和薄利潤率等壓力,原有的競爭優勢在減弱,缺乏真正的品牌龍頭企業,企業創新能力不足,產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轉型:龍頭企業搞科研開發 中小型企業兼并重組
在面臨困境和急需轉型的情況下,不少永嘉閥門企業開始探尋轉型之路,部分龍頭企業帶頭搞科研,開發高附加價值的高端產品。8月18日,宣達集團國家核電重大專項啟動暨研發大樓奠基,宣達集團啟動的AP系列MS26設備是國家核電重大專項科研外協項目之一,這也是永嘉閥門企業向高端設備制造業轉型創新邁出的一個新起點!翱偼顿Y約4.7億元,預計建成后新增產值7億元以上,這一新項目促進了工業企業向高端設備制造業發展。”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據了解,該設備是AP系列壓水堆核電廠啟動過程中使用的,功能是在盡量短的時間內排出反應堆冷卻劑系統的空氣,為系統的運行創造條件。此次,宣達集團還成立了研發大樓,這也是為企業在轉型之路上的拓展,著力研發搞科技產品,同時解決實驗產地不足,培養實用型、技能型人才。
閥門企業的轉型不再停留在代加工的路子上,更多的企業加大科技研發與品牌營銷上的投入力度。如超達、南方、方正等閥門龍頭企業,紛紛憑借各自的技術優勢進入核電和超超臨界火電機組等高新科技領域。伯特利閥門集團也調整產品結構,逐步退出了冶金等產業,轉向石油管線、化工領域的高端產品,重點開發中石油LNG超低溫閥門、大口徑平板閘閥等新產品。
同時,多家企業開始由最初的貼牌加工,逐步轉變為技術創新與自有品牌建設的“雙輪驅動”。如南方閥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超超臨界閥門成為我省唯一被國家發改委列為火電重大項目的企業;永一閥門集團有限公司以生產安全閥而聞名,該公司目前已取得歐盟市場準入證,若今年申請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認證順利的話,將成為國內首家取得該認證的企業,品牌知曉度可進一步提升。
作為殼牌公司國內三大供應商之一,浙江超達閥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漢州表示,去年公司納入國家火炬計劃項目有4個,全年獲得授權專利21項,目前擁有專利項目達56個。去年實現銷售收入4.86億元,其中出口1633萬美元,同比增長205%。
而對于永嘉閥門行業的中小型企業來說,他們的轉型之路顯得要更加困難。沒有創新的產品、研發的團隊,依靠代加工生存的小微企業在接下來的日子將會走得更加艱辛。
不過,在最嚴峻的時期,很多中小型企業開始尋找新的路子——兼并重組。“這也許是小微企業在目前轉型中比較好的路子,目前也有不少龍頭企業尋找和自身產品有差異化的小微企業進行兼并重組,實現共贏!秉S勝豐表示。
支招:企業應明確自身能力打造配套平臺
針對永嘉泵閥行業目前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副司長黃鸝表示,溫州的企業較少能進入國產化聯合研發梯隊,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企業創新能力不強,缺乏具有競爭優勢的專業產品。目前,與泵閥相關的普通產品供過于求,但高端產品仍然依賴進口,研發的需求很大。伴隨國家轉變能源消費模式,也將衍生出泵閥產品的需求,特別是在煤炭的深加工領域、海上石油開發、頁巖氣開發、天然氣液化等領域的市場空間仍然很大。此外,她建議企業將服務作為產品銷售的一部分,轉變銷售模式,拉動增長。
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主席團主席隋永濱指出,十二五期間,包括泵閥在內的傳統工業產業將面臨著市場需求不足、結構不合理、創新能力和環境資源不足的發展困難。他建議,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各級政府要正確引導結構調整,加大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企業要堅持實業,轉變觀念,以科研創新帶動產品結構調整和發展。他建議永嘉泵閥行業能夠認真研究市場需求,明確自身的生產能力,打造高端泵閥關鍵配套產品供應平臺,形成一個集產品開發、設計、制造、集成、配套于一體的產業基地。
(周思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