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科技黨委書記、董事長彭新英接受環保在線專訪
導讀:集工業閥門研發、設計、制造及銷售為一體的科技型制造企業--中核蘇閥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攜旗下四通柱塞閥、超低溫球閥、1/4剖面球閥及系列組件、解決方案亮相IFME2020。
“雙循環”已成為當下熱議話題。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常態下,流體機械產業的發展趨勢走向如何?12月9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開幕的“第十屆中國(上海)國際流體機械展覽會(IFME2020)”上,逾500家行業企業攜重磅產品一齊亮相,彰顯自主流體機械硬核實力,向業界呈現出流體機械產業與市場的蓬勃活力與發展潛力。
當前發展大勢下,如何重啟市場,如何找到新的增長點成為流體機械企業緊迫任務。受此影響,旨在助力流體機械行業走出陰霾、全面復蘇的IFME2020不僅將展出面積擴至50000+平米,也為流體機械產業搭建政、產、學、研溝通合作平臺,讓業內同行和上下游之間了解彼此近況和需求,凝聚產業合力,助推行業加快復蘇。
值得一提的是,集工業閥門研發、設計、制造及銷售為一體的科技型制造企業中核蘇閥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簡稱“中核科技”)攜四通柱塞閥、超低溫球閥、1/4剖面球閥及系列組件、解決方案閃耀亮相,從數百家企業中脫穎而出,彰顯其關鍵閥門國產化的自主創新格局,進一步牢筑“為股東、員工、企業、社會創造價值”的企業發展原則。
脫胎于1952年成立的蘇州閥門廠,亦是中國閥門行業和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所屬的首家上市企業,中核科技在國內閥門行業中首批取得美國石油協會頒發的“API”證書,并一舉成為DNV頒發的ISO9000系列質量認證證書、進入歐共體市場的第001號“CE”證書的拓荒者。
在相繼通過美國SBS、法國BV、挪威DNV和中國CCS船級社閥門制造的資格認證后,中核科技在擁有國家核安全局授予核承壓設備設計制造資格許可證的同時,也囊獲了國家質檢總局頒發的“產品質量國家免檢”證書。尤其是中核科技自主研發的核級閥門獲得了四部委聯合簽發的《國家重點新產品證書》。
不斷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是中核科技一路走高的底氣所在。誠如在此次展會期間,“我們帶來了3款拳頭產品:漿態床高壓加氫的四通柱塞閥,主要用于油氣管路嚴苛工況;用于LNG系統的超低溫球閥,最低工況溫度可到零下196℃,能滿足在線維修要求;用于石油化工、煤化工工況的1/4剖面球閥,帶有防靜電、防火和閥座自清潔功能。”在展會現場,中核科技黨委書記、董事長彭新英在接受環保在線專訪時介紹道。
彭總進一步指出,前述硬核閥門均由中核科技自主設計制造,并成功實現了石油化工領域重要閥門的國產化,也是中核科技響應國家“以國代進”號召的系列產品之一。而從短期來看,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加劇。但危中有機,這些變化也孕育著新機遇,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等迎來發展期。
新形勢下流體機械產業發展的“路線圖”已經繪就,“十四五”期間將如何發力?彭總明確提出,在新形勢下,中核科技堅持新發展理念,深刻理解把握新發展格局內涵,結合國內外形勢變化,科學合理制定企業“十四五”發展戰略,明確未來發展方向,努力抓住新機遇,積極應對新挑戰,力爭再創輝煌,實現高質量轉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