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大報《中國化工報》2018年2月14日(小年夜)第8版智能制造周刊通用設備版特約刊載江蘇省閥門工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盛根林的長篇專稿!(全文4800字)標題《國外同行有“真經”,國內閥企如何念?》
該篇文章分前言和“工藝研究凸顯工匠精神質量;控制追求精益求精;流程管理達到專業先進;認清差距實現并跑領跑”四個小節,并配了盛根林拍攝的三張圖片,是盛根林近期的又一篇業余新寫的閥門行業專稿。
附前言部分:在我國經濟建設各行各業中,尤其在石化、核電等一些高溫高壓、特殊工況、高性能的重要工程項目中,常常使用進口閥門產品,以及相應配套的調節閥、執行器等閥門成套產品。而談到進口閥門,在行業中似乎已形成一種共識:國外閥門比國產閥門品質好,經久耐用、安全性能可靠、用戶使用放心,不僅設計部門認可,終端用戶也認可。雖然國外閥門產品也存在諸如價格高、維修不便等不足,但仍為用戶所青睞。為什么許多終端用戶寧愿出高價使用國外閥門產品,也不愿使用同類低價位的國產閥門?
日前,一批閥門企業老總和專家赴國外“取經”歸來,均稱受益匪淺。《中國化工報--智能制造周刊》通用設備專版特邀我國閥門行業專家、江蘇省閥門工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盛根林同志撰寫本文,結合其多年的行業從業經驗,總結國外閥門企業的優勢所在,剖析國內外同行間的差距,不揣淺陋,以饗讀者。
(江蘇閥協秘書處)